回首2010年的建筑陶瓷行業,上半年風風火火一片繁榮景象,包括江西高安、湖北當陽、四川夾江、河南鶴壁、內蒙古鄂爾多斯、遼寧法庫等各大近年涌現的新興產區銷售成績大好。因此還涌現了一股陶瓷企業“跑馬圈地”新建廠區的熱潮。但是到了下半年,整個行業運勢峰回路轉,積壓、停窯的陰影紛紛籠罩在產區上空,陶瓷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“寒潮”,加上國家限電停產的政策頒布,陶瓷行業閉門停窯,苦不堪言。可見,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,我國的建筑陶瓷行業發展經歷了“虎頭蛇尾”,“先熱后冷”的局面。
2011陰影仍在,風險不減,新興產區前途未卜
優勝劣汰 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”
對于實力不強,東挪西借,采取四處集資的方法籌措投資資金的陶瓷企業來說,未來的日子或將猶飲“苦丁茶”。市場動蕩時沒有充足的資金,就相當于隆冬臘月沒有棉襖加身,寒氣直接深入骨髓,令人難以支撐。所以,那些希望突然擴大規模,爽快決定增加產能的企業,應該要看到市場上的危險信號。
但對于有實力,有底蘊,穩健投資,看清形勢的大型陶瓷企業來說,企業本身有強大的資金鏈作為后盾,而且品牌聲譽較好,市場競爭力、風險抵御力都比較強,普通的風波不會觸及這些企業的根基,2011即使市場有所起伏也不會遭到毀滅性打擊。如果行業面臨洗牌,行業寒冬來臨,這一類企業反而有機會在其他蝦兵蟹將的退散下,牢牢占據市場,將來大干一番。
房產調控影響建陶行業發展
2010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成為年度熱門事件,房地產交易的放緩勢必引發建材裝修材料的銷量下跌。但調控房地產過熱本來也是對上下各相關行業的保護措施。如果房價繼續飆升,一路上漲不可收拾,老百姓的消費水平與之差距越來越大,那么建材市場同樣會失去**重要的一批消費“鐵軍”。房價高企的情況下,就只有社會上的富裕階層能夠消費。他們常常更多把買房視為投資,對建材消費帶來的幫助不大。就算買房自住,這部分人群數量畢竟是少數,他們的消費欲再怎么旺盛,也吃不消如今一天比一天兇猛的建筑陶瓷產能膨脹。
政府規劃路途漫漫無期
2010年建陶產能仍出現井噴式增長,2010年前11個月陶瓷磚總產量73.6246億平方米,比2009年同期增長21.5%。估計2010年全年的總產量將接近80億平方米。產能如此巨大,但從產區常常傳出聲音,某某企業又將新增多少條生產線,將增加多少平方米。似乎沒有人考慮過,當地的產能容量有多大,或許說,考慮到了,但有關方面來者不拒。
對產能的不合理規劃可能會給產區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,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也很容易拖慢產區發展的腳步。產區的發展需要人才,但產區通常在醫療、娛樂、教育、文化等配套方面的設施有所欠缺,人才卻往往來自以上設施比較完善的發達地區。倘若產區不能落實這些設施的建設,如何吸引人才前來助陣?須知金錢報酬并非影響人們作出抉擇的**標準,他們更加越來越看重未來的發展前景、對自身素質提升的鍛煉等等因素。從這一點來看,部分產區的吸引力仍然不足。它們依然對GDP奉若神明,但更多地區卻開始討論幸福感、生活指數等等未必能量化卻更容易觸動人心靈的新指標。
從某些產區的規劃方針來看,部分政府還是沒有為產區的長期發展完善規劃,動輒號稱3-5年內達到幾百條生產線。但是,幾百條生產線對當地資源消耗意味著什么?對環境保護意味著什么?對產品銷售意味著什么?盲目過快發展更容易翻車,產區承載的壓力越大,翻車后的損害越明顯,抗壓力稍弱的企業立即倒閉可謂不在話下。
豐功偉業非一日之勞,企業長遠發展需要時間和努力,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。新興陶瓷產區未來的發展藍圖可從樂觀上來規劃,給人以希望。不少業內人士認為,2011年將比2010年更加艱難,調整期甚至可能長達兩年。因此,九正建材網小編認為,產區政府需因勢利導,從基礎做起,腳踏實地,排除一些可操作性不大的理論,打造好區域品牌,布局好營銷網絡,吸引更多行業精英結盟。如此一來建陶產業才能克服眼前困難,在全國各地站穩腳跟,從而發展壯大,向陶瓷產業的美好明天奮進。